參加兩次面試,進行方式到當天才會知道。但是如果事先做好功課,就能順利迎接挑戰。

 

第一次面試前,有問去年面試的學姊的經驗,學姐非常輕鬆的說沒什麼大不了不會很難之類,

 

我也沒有特別準備,果然嚐到失敗的經驗。(證明學姊真是太厲害!!)

 

第二次面試前,有認真上網google別人交換生面試的經驗,買了一本日文面試書,

 

擬了十幾道題目,自問自答。既然日文不好,沒辦法臨場應變,只能事先下功夫。

 

雖未要求服裝,但是每個人至少都會穿襯衫,如果自己穿T-shirt隨性的出席,應該會覺得有點格格不入吧。

 

第一次面試,總共三位主試委員,一位是國際事務中心主任,一位是商學院教授,一位是歷史系教授。

 

歷史系教授以日文發問,其他兩位皆以中文發問。我們全程皆必須以日文回答。

 

我在面試之前有擬一篇日文自我介紹,一開始當然先自我介紹一番,當我講到喜好是運動時,

 

國際事務中心主任就問說,那運動要如何與日本人交流,

 

當時日文很差,沒有辦法應付脫稿演出,只好結結巴巴的回答劍道。

 

歷史系教授問我去日本要做什麼,我回答蒐集資料、寫論文。

 

備審資料有附上一篇之前寫的報告,表示希望到日本研究這主題,商學院教授請我大略介紹這篇報告的內容,

 

當時日文很差,專有名詞完全不會,只好問說我可否以英文回答...

 

結果當然是失敗!!

 

第二次面試,每個學院派一位老師,再加上國際事務中心主任,大概有7、8位吧,非常大陣仗,

 

面試共分成三部份,第一部分是以日文自我介紹,第二部份是日文問,日文答。

 

第三部份則是中文問,學生可以中文或日文回答。

 

我覺得國際事務中心在徵選交換學生,著重在促進學校間的交流,

 

不管你的學術有多厲害(面試老師非本科系的,也分不出來),拿了什麼證照,

 

重點在於你有熱忱願意與姐妹校打交道,促進兩校友好關係。

 

因此題目大概也會圍繞在你為什麼想去這間學校;這間學校有什麼特色、吸引你的地方;

 

你去國外要做什麼,具體計畫,非去不可的理由;

 

如何跟日本人交流;你去了之後,會如何傳承你的國外經驗;你要如何向日本人介紹台北大學之類問題。

 

面試之後我有跟其他兩位同學討論,每個人的問題都不太一樣,但不外乎上面所說的。

 

那說說我自己的實際遇到的問題吧!

 

我排的志願順序是神戶、明治,(一橋大學,日檢要2級以上。我有事先問過法學院老師,

 

跟他說我的研究主題,請老師推薦志願順序)

 

日文系老師以日文問我為什麼首選神戶、去日本的研究主題是什麼。

 

法學院老師以中文問我去神戶大學做什麼,這時候我就有點鬼打牆,想說我剛才不是說過我要蒐集資料、寫論文。

 

反正在回答這題時,有點不知所措。

 

(後來我沒上神戶,去了明治,我檢討了一下,我覺得應該是要回答說要選修神戶大學XX老師的課之類,

 

雖然在書面資料有寫,但我想老師應該也沒仔細在看書面資料。重點是在面試面試面試)

 

最後國際事務中心主任問我說,如果我去了日本,回國之後要如何向我們學校學生傳承經驗。

 

雖然有點遺憾沒去成神戶,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。以結果論來說,去了明治反而是個好選擇呢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無名女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